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兴华科学教育网 >> 合作交流 >> 学术会议 >> 正文
“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总课题组第一次课堂教学实践研讨会召开
作者:未知    项目来源:兴华科学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2-11-13

20026月的长沙,火热的不止是天气。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重大课题“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总课题组在国家级实验区湖南长沙市开福区召开了第一次课堂教学实践研讨会。与会的三十多位代表来自湖南、广西、广东、云南、江西、山东、湖北等地,他们绝大多数是一线的教师和教研员。广西师大课程中心有四位老师、三位研究生前往参加会议。

研讨会集中在34日两天,分别在湖南一师二附小和长沙八中两所学校举行。由广西师大课程中心罗星凯教授主持。会议主要针对长沙开福区的学校和广西师大课程中心现场提供的五节科学探究课进行研讨。这五节课可以说各有特色,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为主的小学科学课《玩水》另辟蹊径,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巨大差异造成学生深刻的印象;而《热胀冷缩》课则更注重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测体温这一活动后引发小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从中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然后再想办法检验自己的假设与猜测;初中的《杠杆平衡的原理》课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在实验中寻求规律;《土壤的组成》课教师带领学生就不同的土壤中植物生长状况不同这一现象展开了对土壤组成问题的探究;《密度》课是给予每组学生一项挑战性的任务,要求使用科学的方法给装满4种材料的8个黑瓶子分类。而这8个黑瓶子设计时具有一定的层次关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逐步地建构起密度的初步概念。

真实生动的课堂情境使代表们自然而然就打开话匣子热烈地讨论起来。代表们不仅就上课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还就探究中理论与实践、猜想与验证之间的关系各抒己见。讨论中,有代表提出“现在有人提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这是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相似的问题,最后罗星凯教授总结:传统课堂过于注重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把学习结果窄化为知识的获得,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更为微妙且持久的非知识类型学习结果的追求。这次课程改革提倡的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过程,但并不是说不要知识,不要结果,而是要把过去我们丢掉的、忽略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等其它目标重新拣回来。

教师们肯定了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和自己产生的积极影响。学生喜欢这样上课的方式、很感兴趣,教师在其中也体会到与学生一同探究的快乐。但教师们对学生能否在以后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最初一般的新鲜感和兴趣表示担忧,对探究课堂中教师角色如何定位以及课堂的掌握、控制等问题都有一定的困惑。研讨中逐渐明晰的理念和突显的问题为推动课题组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参与会议的三位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同学在此次研讨会中收获的信息与经历的体验拓宽了他们的研究思路。科学探究课程的设计非常强调教师从要“学生所处的位置出发”,了解他们学习的关键与困难所在,而现行的许多课程设计大都是以知识的逻辑建立起来,对各年龄段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能力的深入研究相对比较缺乏,这对从事科学教育研究的人员提出了极有意义与价值的课题,也就是说这一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简短而务实的研讨会闭幕了,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思考、研究、探讨还将继续……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名: E-mail: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