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科技楼科学与技术教育综合实验室,一线通用技术任课教师罗柱与74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堂精彩的联动装置展示公开课。广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陈菊,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罗星凯、副教授刘小兵等高校教师,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桂林一中、桂林十九中的通用技术任课教师参加本次展示公开课。
一块方形木板、玻璃球、硬板纸、PVC导轨、竹筷子、铁丝和热熔胶就是这次联动装置项目的主要用材。74班的同学们以小组制作为核心,各出奇招、集思广益的设计出意蕴深厚、风格别致的作品。
第一小组以简朴的风格为基调,具有简单可操作、可装卸的特点。在一分钟之内可以完整的将其拆卸下来。装置触发过程中,巧妙的利用圆环轨道的延时作用,让最后一步的化学试剂以先后顺序倒入烧杯进行化学反应。
第二小组用一个精彩的故事串联起每一个环节,他们的联动装置色彩斑斓、创意十足。如茵的绿色流淌而下,弧形的弹簧圆润地连接海洋般深蓝色的支架,红色的矿泉水瓶口如同太阳的喷薄欢畅,七彩的圆环是接力传递的彩虹桥,高贵紫色的架子象征着挺拔的高峰,玻璃球以摧枯拉朽、不怕困难与挫折的姿态,冲向山脚,拯救山脚下被困住的“小鸡”。
第三小组以精确的计算为亮点,融入美学的心型排列的多米诺骨牌、化学试剂反应,同时把物理的斜抛运动有机结合其中,将作为整个装置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当玻璃球由斜坡滚下,斜抛出去,能够百发百中的击中吸锡器的按钮,同时激发下一个环节的动作。
第四小组把学校、学习、生活、友谊等元素,以象征的意义融合其中,一段斜坡导轨把高起点低姿态的班级风貌展现出来,S型的弯道如同生活中的困难,千回百转但梦想就是坚持的力量,一道竹筷子制成的凯旋门,下一个弯,则是一块焊上了LED灯的泡沫板,上面有学校英文名字的缩写,一张写着 “我们是外国语学校的主人,并以此为终身荣耀。”的纸条绑在气球上,冉冉升起。
第五小组以独特的造型、双轨道同时激发为特点,一侧是过山车般的连续3个全弯道,进入5字形的弯道底部,代表这是第五组;另一侧则是经历9个S型半弯道后,激发对联释放装置,拉下一对“人生得意须尽欢,七十四班动起来。”的对联,同时伴随化学试剂的反应,释放出烟雾效果。
第六小组把动画人物——小黄人,融入到作品中去,整个作品充满了乐趣与希望。弹簧垫一样的弹射平台,把物理的冲量、动量计算实际的应用上。钢卷尺作为拉升装置是最为特别的地方,与其他小组的对联释放方向截然相反,当对联拔地而起的时候,星形、心形等形状各异的纸片从天而降,像童话故事般的迷人与精彩,让人不由自主的怀念儿时的时光。
第七小组的作品给人们的第一感觉就是五颜六色、多彩夺目。一道道彩色的半圆形拱顶,当玻璃球滚过时,如同走进梦幻般的七彩长廊;用两根平行的竹筷子搭出来的轨道也独具特色,最为精心设计的环节是用橡皮筋做成的弹力轨道,这样的轨道调试精确度最为困难,只要橡皮筋有一根发生了改变,玻璃球撞击它后,反弹的方向和力道就改变了。最后一个环节也独具创意,把薄荷糖放进可乐里进行化学反应,可乐将会从瓶口喷出来,寓意“百事可乐,一飞冲天。”
第八小组的作品是所有作品中以最高的高度胜出的一组,独特、别致的外观,相当简洁的支撑结构、但却可以很好的承载着自上而下的重量,最后的环节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国旗也成为众作品中独树一帜的亮点。据了解,第八小组的一位同学为了完成这样的结构,特地找了他爸爸关于建筑方面的书籍来学习,并成功地运用出来。
在这样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里,学生是真正的主体,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显著;在这样的项目式驱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张开想象的翅膀,挣脱思维的枷锁,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践行以项目为引导、以课题贯穿组织的通用技术课堂,能够以高水平的教学内容、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完成课程目标,这也是基础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罗星凯教授与74班班主任交流中
副院长陈菊向同学们了解装置
罗星凯教授向同学们了解橡皮筋轨道的情况
第二小组成员在课前调试装置
第二小组的联动装置作品
第五小组在课前调试装置
第七小组成员在课前调试装置
正在进行中的课堂
第一小组作品展示中
第二小组作品展示中
第三小组作品展示中
第四小组作品展示中
第五小组作品展示中
第五小组作品最后一个环节的效果
第六小组作品展示中
第七小组作品展示中
第八小组作品展示中
欢乐的课堂(1)
欢乐的课堂(2)
课后第四小组成员与作品的合影